碗中日月
碗中日月淮安汉开书院刘子绫
一个白碗,盛起一段岁月;
一口饭香,追溯时光味道。
那是一个白瓷碗,在时光摩挲下,磨平了棱角,还添上了一道岁月的缺口。碗上刻着财神爷和几条锦鲤,是年年有余,财神降临的象征,也是那个时代,外婆最美好的愿望。这样的碗现在应该很少见了吧,我只有在过节回外婆家吃饭的时候,才能见到它。久而久之,那个碗似乎成了我们一家团聚一堂的象征。
记得有一次春节回外婆家,她高兴地做了满席佳肴。华灯初上,白米饭热气腾腾,雾气氤氲了我的镜片,是粮食的香味。我嗅着饭香,说了一句“饭真香啊!”,外婆听了,笑得皱纹都荡漾起来,随即用那白瓷碗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带着自豪地劝我多吃点。家里人举杯欢饮吃菜,我也在一大桌菜里挑挑拣拣,选择爱吃的菜。我素来饭量小,在菜肴的加持下,吃掉了大半碗已是很饱了。停筷推碗,那余下的一点米饭,就这样被我搁置在了桌上。外婆见了,眉头紧锁,朝我撇了一眼,用手够到我的碗,拿着筷子把碗里的米饭聚到一起,一手拿着筷子一手举起碗,还能听见她为了把饭吃完发出的吸米粒的声音。米饭吃光了,那个白瓷碗又重新绽放白净的碗底,合着灯光映出外婆满足的面容。外婆摩挲着碗上的那个小小缺口,似乎是在对我说,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啊。”
饭后一家人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有点心神涣散,还在想着外婆吃得那口饭。外婆似是看出我的纠结,轻轻地来到我身边,拉起我的手放在她温热的掌心。“你知不知道,在外婆那个年代,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是我们多少人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东西啊!平常的时候,只能吃那白薯磨成的面,很少能吃到小麦面。要是遇上了饥荒,野菜树叶都挖来摘来吃,甚至吃不到,只能吃土。现在时代日新月异,江山已改,国泰民安。但是你要记住,如今时代的这一碗白米饭,是一代代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诚可贵!”
伴着外婆的话语,我的脑海里忽然浮现之前看过的抗战纪录片。在冰天雪地之中,战士们趴卧在雪地里潜伏着,饿了没有吃的,就抓起一把雪放入口中嚼,用以充饥。我想他们肯定也想能够坐下来端起盛着香喷喷米饭的白碗大口吃饭吧!他们没有吃上这一碗饭,却让我们安然地吃上了饭。还有袁隆平院士,他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而不懈努力,在九十多岁的高龄时依旧下田视察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水稻的亩产值不断突破新高创造记录,我们也牢牢端稳了手里的饭碗,吃得饱且吃得好! 而今先生和英烈们同去,但他们的精神不朽,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们为了我们能够安稳吃饭、端稳饭碗、吃饱肚子付出了多大努力做出了多大牺牲。是他们的一滴滴血汗,才滋润出一粒粒饱满莹润的粮食!
时代的满目疮痍,百姓饥不择食的样子一幕幕在眼前浮现,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我们更应不忘初心,努力取得更多碗热气腾腾的米饭。
自此,每年过节回外婆家,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那碗热乎的白米饭吃得精光。窗子外的月亮照进碗底,亮亮的撒了一碗。窗子里传来的柔和光亮,还有一家人团圆的欢声笑语。
碗中藏日月,饭香亦情香。从半碗槽糠不舍倒到粗米精米任意混搭,这一碗,是时代的进步,是家人团圆的象征,更是幸福的具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