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 发表于 2016-12-15 16:18:31

有种爱让孩子觉得“痛”

                                                                                                
西方有一则寓言,流传甚广——

“冬天到了,两只刺猬因寒冷而挤在一起取暖,又因距离太近而彼此扎得遍体鳞伤,离得太远又没法取暖,几经调整,终于找到合适的距离,既温暖了彼此又不会互相伤害。”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被人们广泛的运用到很多领域,青春期心理学研究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朝着独立自主的目标快速前进。 而家长还没及时认识到这一切,他们感觉是以前那么听话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逆反呢?家长说什么都不听,一时间束手无策。


家长拼命用以前的老办法拉紧孩子,他们以为管得多了,孩子就会照着他们设计的路线向前,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人中翘楚。孩子们于是开始了他们多灾多难的青春期生活。
有的肩负起父母的期望,努力向前;有的觉得父母约束太过,极力挣脱;有的自制力很强,一边听着父母的唠叨,一边叹息:“母爱真像湿棉袄,脱掉太冷,穿着不舒服”。
这种控制欲过强,拉孩子过紧的亲子关系就是刺猬效应中距离过于亲密的情况,终导致双方被刺得伤痕累累。
父母紧紧控制孩子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轻者可延迟孩子的成长成熟,极端的情况是控制失败或过度放纵,孩子没有受到有效的管教,变得无法无天,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反社会人格。
社会上好吃懒做、打架斗殴,甚至抢劫杀人的青少年屡见不鲜。每个学校差不多都有不听从父母管教的学生,这种家庭教育的失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后遗症。




有这样一篇报道:李先生是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的中医,但他说,他最希望别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一位好父亲。他把四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心智成熟、出类拔萃的人才。
每天只要他的二胡一响,孩子们就跟着爬起来读书了。别人家的孩子参加比赛时,他的孩子都在预习、自学,从不为了名誉而学。假期里带孩子去各地参观旅游,尽管他家的孩子在班上都是年龄偏小的,但心智的发育从不落后。
除老二外,其他的三个孩子均顺利地考上国内外名校,只有老二让他颇费周折,老二上初中时迷上了武术,非要上少林寺学习武功。他想,老二这么有决心,也未尝不是条路,让他试试吧。经过大半年的尝试,最终不能坚持下去,老二背着被子返回家,重新投入了文化课的学习,后来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
灵活多变、宽严有度的家庭教育才是人才培育的沃土。


父母孩子这是一个三角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有句谚语:“两个人是陪伴,三个人是拥挤。” 首先,稳定而和睦的夫妻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相同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捷径,否则,孩子的心理发展之路将走得曲曲折折,坎坷不平。 其次,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适时调整亲子关系,警惕刺猬效应现象。 第三,提高养育能力,对孩子的身心需求观察及时,反应得当,或偶有不当,矫正有方。 第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潜移默化中铸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石。 总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对培养有自尊、有活力的孩子具有奠基之要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种爱让孩子觉得“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