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蔡康永、何炅,还有2018年现象级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他们以情商高,会说话著称。说话既表达自己的态度,又照顾别人的感受。 尤其是身在高墙深院、尔虞我诈中的魏璎珞,靠着一张伶俐的巧嘴,数次化困境为优势,不仅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还干净利落收拾了敌对,险中取胜。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话能触发危机, 也能帮你化险为夷。 其实宫斗剧和我们真实的生活有一个相似之处——“成也沟通、败也沟通”,你永远不会知道一句无心之言会把对方伤的多深,也不会知道一句戏言是怎样断送的前程。 我们爱《延禧攻略》中英勇果断的魏璎珞,也爱《奇葩说》上娓娓道来的蔡康永,还爱《晓说》中旁征博引的高晓松……当我们看着银幕那头妙语连珠的他们,不禁惶恐,难道会说话是天生的吗?笨嘴拙舌的我们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吗? 其实,会说话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苦练而得,情商高、会说话的人四点独门秘籍: 在那些会说话的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往往特别具备批判性思维,善于富有逻辑地、合理公正地、缜密清晰地思考,而要在对话中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就需要细心考虑所处的沟通情况、可用的沟通选项,以及做出某个选择的理由,在不断学习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可主动从以下角度提高逻辑性与细心程度: 用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切记人总在不断改变,因此你所做的分类也需要随之改变,学着将物、事、人看作是多类型的存在。 比方,试着将自己未来的陪伴者设想为各类角色——孩子、父母、领导、同事、邻居、朋友、投资人等。 即使听到与自己最熟悉的观点相冲突的想法时,也应该持开放态度,去接受与看待。新事物可以督促你重新审视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态度,向自己长期持有的,但目前可能不大适宜的观念及观点发出质疑与挑战。 将第一印象看作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试验性假设,做好改变、否决或接收这最初印象的准备。 “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在处于生气、愤怒或是需要做出承诺等,这些较微妙的情况时,先慢下来停下来,仔细考虑全部情况,再慎重决定,才是明智的做法,这样也能为自己的选择留出充足的时间,更好地采取恰当的行动,做出适宜的反应。 文化不同,沟通方式也需要不同,说话沟通的能力也因文化而异,不同的文化中,有效沟通的原则也有所不同,在某种文化中被证实有效的情况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有可能失效。 例如,在国外,餐桌礼仪是餐盘一人一个,盘子里有多少东西就吃多少,在中国,菜盘放在中间是所有人共享的,只有个人的主食才是分开吃的。 不同文化中的餐桌礼仪、见面礼仪、性别礼仪等等的差异都会对沟通中语气、用词、论证、表情、肢体表达等的方式产生影响,为避免闹误会或闹笑话,需要尽量多了解一些不同的文化差异,提升文化敏感性。 人际沟通同样包括道德标准问题,区分是非、好坏、正义与邪恶,道德标准涉及行为举止,需要区分端正的行为(符合伦理、良好、正确的行为)与邪恶的行为(不合伦理、恶意、错误的行为)。 毫不意外,任何沟通行为中均有涉及道德的一面。最近大热的由美国知名传播学者约瑟夫A·德维托(Joseph A. DeVito)所著的《深度沟通》,第三章中就对听者的道德义务,对沉默(第五章)、冲突(第八章)、八卦(第九章)都分别做了详细的讲解,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1929 年至1980 年进行的研究显示,“听”是采用频率最高的沟通形式。 根据1980 年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听占据了53%的时间,相对地,读占据17%,说占据16%,写占据了14%。在较新的一项调查中,这四项沟通活动所占的时间比变成了听40%,说35%,读16%,写9%。听仍然占据着四项沟通活动的首位。 通常,我们倾向认为沟通能力指的是“有效地说话”,因而对倾听关注甚少,但倾听实际上是沟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糟糕的听者是无法真正成为一名有能力的沟通者的。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听可谓是最重要的沟通活动。 虽然生活不是如魏璎珞般行走在宫斗危机边缘,但同样是说话,有的人一针见血、有的人夸夸其谈、有的人巧妙回答,有的人直言不讳……怎么样才能既表达自己的态度,也照顾他人的感受,很好地掌控谈话,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训练,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说话是一门艺术。智者慎言,言由心生,该说则说,适时而言。懂得说话的人,不得失任何一人,是人人都想结交的朋友。在与高手沟通交流,可能简单几句,就能让你茅塞顿开。他们没有华丽的词语,却能让你如沐春风。说话是门很深的学问,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怎么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和人交流沟通呢? 1984年,赵启正“转型”步入政界。1993年1月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兼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接触国内外媒体。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作的他,又转型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府“第一新闻发言人”。2009-2012年,赵启正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当提及到平庸的发言人害怕尖锐问题,而赵启正不同,他欢迎记者提一针见血的问题。他说:“越是敏感问题,越是要回答,而且要认真回答,不隐瞒不回避。”道理很简单,因为敏感的问题往往就是公众和外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你的回答就可以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取信公众。 致力于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和建设的赵启正先生出版了《直面媒体20年》,该书的副标题是“赵启正答中外记者问”。精选了赵启正在1995年至2014年间,与媒体人士交谈、接受近百家国内外媒体访问等60多篇文章,主题亦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国际关系等。 要做到有效传播,最终需要撬动用户的心,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的战略都是空的。不仅新闻发言人需要用功,媒体和记者也需要用功,两者共同进步成长,才能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 好好说话,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说话就是学会生活。如何从零开始,成为一名成功的新媒体人!《直面媒体20年》可视为教育机构新媒体发言人的必读教材。 文章:网络 图片:摄图网 君学书院年末大动作! 千元教育人职业技能礼包大放送 赶快行动起来吧 【参与方式】 Step1:长按推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君学书院” Step2:点击自定义菜单栏“职场助力”或回复关键词“职场助力”生成专属海报 Step3:邀请15位好友助力支持,提升人气值 Step4:人气值≥15即可解锁助力包 动动手指即可获得千元职场助力包! 赶快来参与吧 给我【好看】 你也越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