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北京、黑龙江、广东和山东等六省一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初中生(年龄约13-15岁)进行的大规模实证调查数据,描绘了当下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整体现状和大致轮廓,大数据揭示的问题也许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高达55.54%的初中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事,选择“母亲”的仅为14.34%,而选择“父亲”的仅占3.44%。
50.39%的初中生认为“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父母不能理解我。
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比如父母期望高、父母管得严,高达63.21%的初中生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18.29%的学生希望能自己管理学习。
这说明初中生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家长已不再是孩子的重要的倾吐对象。
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
礼记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里的“友”指伙伴,这句话其实就是对伙伴价值的肯定。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不乏有因为某个同伴的榜样力量,而找到努力方向的事件。
山长曾讲过自己10岁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大他几岁的大哥哥,酷爱阅读,山长最初爱上看书,就是源于对这个大哥哥的崇拜和模仿;后来他上中学是进入重点班,身边都是努力学习的同学,没有人玩恋爱、懒散和不思进取的游戏,他们整个伙伴团队都非常鄙视别的班级那些成天无聊乱串的人。
山长总结:当时如果自己不努力,一定是得不到伙伴的认同的,少年时代对伙伴有本能似的渴望,谁都不想成为被边缘化的人,所以唯有拼命学习,让自己获得好成绩,从而得到整个伙伴团队的认可,成为他们的一员,正是这样一种伙伴激励的良性刺激,使他并没有让父母费什么心思就考到了很好的大学。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了伙伴价值的意义:不仅是可以一起嬉戏玩乐、交流思想、取长补短、互相陪伴的朋友;还能激励孩子养成至上情结,对自己负责,变得有荣誉感;另外对于帮助孩子学会社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对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青春期孩子这些特点,家长的最佳应对方案是及时转换自己的身份,成为孩子的同伴、朋友,做得好的重要标志就是:孩子什么心里话都可以和你说。只有当孩子愿意和你说,家长才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否则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就是对于自己看不惯的言行举止不要理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