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 今天距淮安市

学习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用微博登陆

点击用微信登陆

搜索
查看: 1234|回复: 2

[心理咨询]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无法和亲密关系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1

主题

0

好友

8

积分

懵懂无知

chenlinhai 发表于 2017-8-15 10:31: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地口是心非,增加两人沟通的难度……为什么会这样?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心有疑惑

yayaningning 发表于 2017-8-15 10:32:0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是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清晰的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来自于我们自己内部非常复杂的运作:首先,我们需要有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有能力对感受到的情感命名;第三,我们会在自己的内部评估与对方关系的安全度,评估表达的风险;第四,选择表达的方式。当然,真正的运作可能比这个复杂得多,远不是这样的一二三四就可以完成的。

首先,感受情感的能力: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谈他曾经历的一些事情,在听他谈的过程中,咨询师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情绪,但是这个人自己却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好象一切都与他无关。当咨询师去与他讨论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的时候,他往往会非常理性的回答“没什么啊,反正已经过去了”,而这样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曾经历过一些重大创伤的人身上。这个重大并不完全是事件的重大,而是对于当事人来讲,在感受层面可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是因为,当一个重大创伤事件发生时,当事人为了帮助自己顺利度过此时的危机,于是在自己身体内部启动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精神分析的词汇叫作“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启动一些措施让当事人远离伤害性体验,比如将那些无法承受的情感压抑进潜意识,这样,在意识层面就不会感受到痛苦,在感觉上,就会轻松很多。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为了应对痛苦体验,会有非常多的情感被压抑的,只有在感觉安全或是成长到足够有能力面对时,这些体验才会重新回到意识层面来,只有回到意识层面的情感,才有被重新体验,重新面对,并被修复的可能。这也是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中,有时会非常痛苦的原因。

当然,那些被压抑进潜意识的内容并不是真的不存在了,而是会在某些时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从小经历过很多分离创伤的人,因为害怕对自己重要的人再度将自己抛弃,于是他可能就将那个重要的人感知为对自己可有可无,越重要,越要拒绝关系的亲密,无意识中就会做出许多破坏关系的事情来。他此时的无法表达“我爱你”,是的确还没有感受到强烈的爱的存在,或者说,爱得越强烈,就越不允许自己感受到爱。

另外一个无法感受情感的可能来自成长的环境,比如在成长中周围的人都是拒绝情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因为与环境的不一致可能会让他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当他长大成年后,可能成为拒绝情感体验的状态。

其次,对感受到地情绪命名的能力。情绪被表达出来的前提,是需要对那些情绪正确的命名,否则言说出来的情绪是很难被别人理解的。命名情绪的能力,来自成长中被养育者的镜映。比如当一个孩子吃饱了,躺在妈妈怀里笑,妈妈会说“哦,宝宝吃饱了,现在好开心啊”,于是孩子就在母亲的镜映中学会了那样的感觉是饱还有开心。但是,如果母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个抑郁症的母亲,她没有力气去与自己的孩子互动,孩子每天只是不得不独自躺在那里,他每天所感受到一切,他自己无法区分,他虽然感受到了许多许多,但是无法表达出来,无法被他的养育者接收到,也就无从学习去清晰的区分这些情绪,日后他的表达也会变得困难。

第三,对安全表达的信心。这往往也来自成长中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很幸运,生活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父母都持开放的态度允许他表达,也允许他探索,对他的话感兴趣,而不是忙着纠正或责备,他就会将表达情绪感受为一件安全的事情,他也就会更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一个孩子如果很不幸,他所成长的环境是限制性的,充满评判的,当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不知道哪句话就会招来指责。为了避免不舒服的体验,慢慢他可能就学会了收起自己真实想法,只说可能安全的话,甚至是不表达。语言功能的不自由,实际上代表的是内在自我功能的受限。

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关系的感受不够安全时,就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对爱的情感不能表达或能代表了害怕失去爱的关系;对愤怒等情感的不能表达代表了害怕破坏掉关系,或是被惩罚等。这些都与早年成长经验有关。(请参见附文:无法说出的“我爱你”)

第四,选择表达的方式。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人用语言,有人用行动,有人用物品,有人用艺术等等。对很多人来说,直接表达爱的情感或是恨的情感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当我们表达爱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方,这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虚弱,这是很多人都想回避的情感。而且,当我们表达爱时,也在冒险,冒被拒绝的风险。所以,表达爱也成了一件有困难难的事。而表达恨的情感,在我们的幻想中是有巨大风险的,比如被惩罚,比如被抛弃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选择了不表达,或是迂回表达,这就会阻碍沟通的顺畅。

而有时候,我们感觉害怕伤害对方,所以,有些具有攻击性的话不敢直接说出来。其实,这个害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法承受攻击性的语言,所以将这个恐惧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我们以为是在保护对方的感受,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远离伤害性体验。

只有当我们自己有足够多的安全体验,我们自己对关系有足够强的安全信任时,我们自己就会确信,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安全的,是可以促进关系的建设性发展的,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自由 的表达自己,同时也会带领周围的人更自由的表达。


附旧文一篇:

无无法说出的“我爱你”
文:王雪岩

爱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因为爱是一件让我们感觉身心愉悦与通泰的事,但爱的表达,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因为在我们的感受中,表达爱,常常是充满危险的。

       前些天在电台做节目时,接到一位阿姨的电话,她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早已进入了平静的婚姻生活。在生活中,她对丈夫充满了期待,比如希望丈夫能早一点回家陪一陪她,或是期待丈夫能跟她讲一些体己话。但丈夫每每给她的回应都是让她失望的,比如丈夫会说“我早点回来干嘛呀,我回来你不是嫌我玩手机,就是跟我吵架”,再与这位阿姨更多的沟通下去,她自己也明白了自己在与丈夫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共同营造了这样一个交流模式,就是用责备对方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期待,而这种方式本身,因为缺乏必要的建设性,会让听到这话的对方感觉很不舒服,这个不舒服又会激起对方的防御:你对我抱怨,我就回击给你不满。长此以往,双方就都陷进了对对方的失望与回避之中。在与那位阿姨的沟通中,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在与丈夫的互动里,他们双方都在竞争婚姻中的控制权,在竞争中,他们可以让自己感觉自己在婚姻中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对有力量的需要,恰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中,对自己对对方的不确定。比如在他们的感受中,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对方来爱自己,从而就会有对失去对方的害怕,这个害怕会让他们努力营造出一些有力量的感觉来,从而抵御内心中这个害怕的侵扰,获得一些控制感。这个竞争的背后,是未表达出的对对方的需要,而这一部分,他们是没有让自己直接表达过的,他们习惯的方式是抱怨对方没有满足自己,而这个抱怨本身,便掩盖了彼此对对方最真实的需要。

      其实,这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看起来是让人非常迷惑的,我们明明爱他,需要他,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折磨他回避他呢?

       承认爱一个人,是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的。因为,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那个人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他。而这种需要另一个人的感觉,会唤起我们内心中的弱小感以及很多关于丧失的恐惧。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婴儿曾经怎样期待来自母亲的爱,但是一个再好的母亲,也不可能满足孩子的全部期待。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当母亲没有给予他及时的回应时,也许,在他的感受里,那就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承受这种灭顶的感觉,这个婴儿就可能发展出一种能力:不让自己感觉母亲对自己那么重要,这样,当母亲不能及时给予自己所需要的满足时,也不至于让自己过于痛苦。

       我们带着这种对强烈需要所爱客体的恐惧长大,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来避免体验我们内心对他人的需要,从而避免面对他不能给予我们所期待的回应的痛苦。比如像那位阿姨和他的丈夫一样,相互抱怨对方不够好,原本期待用抱怨换来对方对自己多一点关注,却没有想到,对方不一定有能力解读到抱怨背后的期待,于是就将双方陷入彼此无法接纳的境况中去。

      另有一些人,当他们期待与对方建立起爱的关系时,他们会选择一些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如让自己生病,或是努力的照顾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些需要,来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在他们的想象中,我努力为你付出,你就会对我好一些。却没有想到,这个付出的背后,也在制造着对方的内疚,当对方感觉“我欠你的”太多时,他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之下,反而会逃离这段关系。

      还有一些人,当他们体验到自己对另一个人的爱与需要时,他们会选择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错觉,他们无法相信对方会对自己产生爱的情感,因为在他成长过程中,他缺少被爱的体验。即便是他已经清晰的体验到了对对方的需要,但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促使自己放弃向对方表达爱的情感,因为他无力确定自己有能力获得对方的爱。或者是,当他得到他所期待的情感时,他没办法让自己在那段关系中稳定下来,一旦他感受到一点点对方可能离开他的危险,也许这个危险只是存在他的想象层面的,他也会先一步离开对方,以此来避免被对方抛弃的结果,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把关系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还有另外一些人,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太多了,多到了他无法承受那么大的爱的压力,于是,每当他体验到爱的时候,也就与压力直接划了等号。所以,在他的生活中,可能就会出现非常矛盾的体验,一方面,他期待感受对方的爱,另一方面,当他真正感受到爱的时候,又会害怕对方爱的情感把自己湮没,从而丧失掉自我,所以他可能会下意识的逃离。

       当然,回避爱的情感,方式远不只上面这些,这些方式,就像是我们在感受爱时,先要把爱画了妆才敢去面对,否则,当我们直面它时,我们自己就先变得很焦虑。这一方面与我们的文化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爱字是不可以轻易说出口的,爱的表达,常常与轻浮与色情挂上钩,所以,即便是在亲人之间,表达爱的情感时,也更多的会被采用一些比较间接的方式,比如给所爱的人买礼物,或是做美食,但很难郑重的告诉对方“我爱你”。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我们对爱的渴望所带给我们的压力。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期待能与对方有更多的联结甚至融合,这个期待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压力源。比如对异性的爱,可能会唤醒我们很早年渴望异性父母的挫败感。当我们长到三五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妈妈和爸爸有着很特殊的亲密关系,而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那样的亲密,于是,我们便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渴望。这个渴望是让我们害怕的,因为那也意味着我们要与同性父母竞争,那个竞争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我们注定都要承受痛苦:赢了,要被同性父母惩罚;输了,要承受挫败。所以,当我们对异性表达爱时,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同时会被唤醒,成功与失败都会让我们感觉焦虑,为了避免这个焦虑的浮现,于是我们往往会选择不那么直接的表达方式。

       对同性表达爱的情感同样也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因为那也会唤醒我们恐惧同性恋的焦虑,虽然友谊便是同性恋焦虑的升华,而之所以要把它升华之后我们才能接受,那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恐惧。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要表达“我爱你”,还真是困难重重。若要能发展出自由表达的能力,恐怕只有理解理解再理解,理解人性的多样性与隐密性这一条路好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5

积分

心有疑惑

沉默是钻 发表于 2017-8-15 11:31: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我从反面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60多年前,卡尔·罗杰斯给了我们答案:

面对这样一个人我们能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 真诚一致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共感理解
因为对方真诚的表达了自己,我们愿意给予回应;
因为对方对自己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因而不担心失去关注,所以敢于直白表达;
因为对方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共感理解,因而直白表达之后能够得到期望的关怀的理解的回应,所以愿意表达。


做过心理咨询和正在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朋友们应该有切身体会,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一定在这三点基本功上是合格的,这样一个陌生的来访者走进来之后,你们才能打开话题,来访者才能打开心扉去直白的表达他的情绪和困扰。


但是这三点,对于一个非心理咨询专业的人士很难做到。
  • 真诚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表里如一,放下自己的防御面具,容许自己去感受当前面对的这个人或物。

人在生活中是很难放下自己的防御面具的,甚至说,我们不带着面具,是很难在社会规则下生存下去的。人格这个词源自拉丁语「persona」,本义为「面具」,暗指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带着面具去生活才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功能。

在学校,我们就要遵守学校的规范,像中小学老师老师穿丝袜、超短裙上课是否得体?相关部门是否出台过规定? - 伦理道德这样的行为,就或多或少会影响其社会功能。

其他例子不举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我们在不同人的面前,就有着不同的角色和面具。久而久之我们就渐渐忘记本来的自我是怎样的了。

所以放空自己,去体验当下与对面此人相处的感受,然后去真诚表达,无论对谁,这都是十分困难的。

  • 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含义是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而且这种感受是自然发生而非强迫出来的。

积极关注不难,但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很难。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欣赏其优点,分享其快乐;我们也愿意接纳他的缺点、阴暗,接纳并且分担其痛苦、忧伤、恐惧。

无论是多么亲密的关系,要么建立在血缘上,要么一开始是建立在欣赏优点和分享快乐之上;因而我们习惯了亲密的关系,就是让人愉快和享受的,而相对不那么看重承担和接纳的那一面。而往往后者,是亲密关系让人满意和能够持续的重点。

  • 共感理解:放下自己个人的参照标准和价值观,进入别人的世界,去看到他所看到的“真理”,并且将这种看法让对方知道。
罗杰斯曾说「同理心要让来访者觉得“你”与“他”是站在一起的(being with),你可以思考他所想的(thinking with),陪伴与支持他所感受的(feeling with)」

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加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参照标准和价值观去「对别人好」,越是亲密的关系,我们越会这样做。
记得以前新闻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儿子孝顺给老人洗脚,自己用手试过了水不烫,就让老人去洗,而老人感觉也退化了,感觉不到烫,但实际上对于老人太烫了,长久这么下来,老人的脚被烫伤了,去医院就诊才明白过来。
反过来,现在我们每一个父母,对孩子何尝又不是这样。


能在亲密关系中和对方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是不容易的。
想要做到,从自己做起,对对方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感理解。
当对方对彼此的关系有了这份信任和安全感,积极的互动就会建立起来,那么你也就敢于并且愿意直白地去向对方表达情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导入DIY包内的forum_viewthread.xml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