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务本 求真创新 ――淮安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印象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勇 2018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秉持“立足学科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思想,守正务本,求真创新,从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综合表达等语文学科发展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一份语文学科特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考题设置合理、有较好区分度的语文试卷。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立足语文之“根”。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2018淮安中考语文卷立足这一核心任务,“稳中有变”。第3题名著阅读题,同步考查两部名著,扩大了阅读考查量,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同时增加了考试分值,创新了试题设计,不是单纯考查学生对相关人物、情节的简单识记,也考查了学生的语用和思维能力,指向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第6小题古诗赏析题,注重学习能力的迁移,将词句与学过的诗句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表达情感的不同。特别是第20题“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在近几年试卷题干表述中首次使用“探究”一词。探究“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小说阅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这对促进学生形成学科关键能力,是有着重要的导引作用的,对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紧扣语文之“魂”。语文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鲜明生动的生活化是语文学科之“魂”。2018年中考作文题为“那句话,说得有点 ”,是一个 “材料+半命题+备选词”作文,这与之前几年的“材料+命题”形式有所不同,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半命题”作文。该文题立足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情智的高度整合,指向明确,切入口小,有利于对学生写作素养的甄别;同时,有限制地给了10个备选词语,有效激活学生生活体验,方便学生个性化写作,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的命题指向,更利于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有效地防止套作,对有效扭转浮华的文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次作文命题,在延续往年命题特点的基础上,紧扣生活化写作之魂,稳中有变,积极创新,对明确正确的作文导向有了重要的指向价值。
彰显语文之“味”。语文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四个方面。彰显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2018淮安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该特点在试卷的语料选择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字词基础语料选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语文实践活动、名著阅读语料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和《西游记》。课外文言文选自清代毛祥麟的《墨余录・伞灯》,该笔记小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法运用,都与课内《核舟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工艺水平和智慧。尤其是实用类文本《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与文学类文本《老圣人》,都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初读,你可能会觉得试卷因此而变得厚重,细读之后你会发现这份试卷中所关注的文化是多元灵动的。名著阅读既涉及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关注了外国经典作品,达到了融汇中外文化的目的;《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紧扣时事热点,从文化自信力源自于古典诗词的热爱立论,是真正的融通古今;《老圣人》中老圣人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才德兼具的读书人形象,他维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乡风民俗,赋予传统文化许多新的意义。这些材料,与当下生活热点相联系,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突出了语文之“味”,彰显祖国文化的魅力。
引领语文之“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理念,并将之提高到立德树人的高度来认识。一直以来,我市初中语文教学都强调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近年来,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积极深入开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研讨,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广阅读”系列活动和扎实有效的“深度学习”主题研究,不断提升初中语文“教”与“学”的质量与品位。今年的淮安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凸显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全面考查了初中学段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科综合素养,是一份既守正务本又求真创新的语文试卷,它将对淮安今后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