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ie 发表于 2017-3-25 18:48:00

如何培养孩子建立「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的态度?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从零开始的性教育,更多「性教育」「儿童教育」相关话题讨论欢迎关注。

591095704 发表于 2017-3-25 19:48:01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跟亲朋好友的拥抱、亲吻等任何亲密行为,作为被亲密的孩子,应该要给他们权力去决绝亲密,这是为了让孩子建立“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的态度。

如果无视孩子的意愿,强迫他与人拥抱亲吻,便是在告诉孩子四件事:

1. 你的身体并不由你做主
父母有以下不同程度的行为,都是在告诉孩子,“你的身体并不由你做主”:

轻度行为:“宝宝,跟阿姨打个招呼!” 抓起孩子的手欢快地挥舞。
中度行为:“来来来,跟小姐姐拉拉手!抱一抱!亲一个!” 推着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亲近。
重度行为:“让阿姨抱一个吧~”“亲亲奶奶吧~” 把孩子放到别人的手中/怀中。
心里的好意,言语的轻松,都掩盖不了这样一个现实,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使用权被一次次无情侵犯。
长此以往,孩子也许会认为,当大人想做身体接触时,尽管我不愿意,但他们是好意呀,也只能由着他们了。
最坏的结果会怎样?当不怀好意的身体接触发生时,孩子也许并没有足够的意识去拒绝。

合适的做法应该是:
① 当孩子表现出抗拒时,停下来,用言语再次征询孩子的意见,给他一定的时间考虑再做出反应,并尊重孩子的决定。
② 如果真的想给孩子示范拥抱和亲吻的社交礼仪,不必直接让孩子上,完全可以先由大人作出示范。平时多用拥抱和亲吻的方式表达爱意——下班回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睡觉之前给孩子一个甜甜的晚安吻,孩子一定能够学会的。完全没有必要让他在不够舒适的社交场合直接学习演练,谁说孩子不会觉得尴尬呢?

2. 和认识的人有身体接触,是安全的、舒服的
这样的场景也许很常见,孩子被要求和别人拥抱,但是表现出不愿意,父母在旁边说:“没事没事,这是妈妈的同事呀。”“怕什么呀,这是你爷爷啊!去抱抱爷爷吧~”
依然是出于好意,实际上却是在告诉孩子,眼前这个人是好人,因为爸爸妈妈认识他,因为他是你的亲戚,所以不用怕。
但是,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到不舒服了,也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了,如果大人却还是用这样的言语告诉他“你不用怕,让这个人抱抱你亲亲你,没有关系的!”这样的逻辑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中国儿童性侵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3-2015年间,内地媒体共报道了968宗儿童性侵案件。在2014年曝光的503起性侵儿童案中,熟人犯罪442起,占比87.87%(未提及双方关系的案例未统计)。在2015年曝光的340起案件中,熟人犯罪240起,占比70%。
事实是,安全和认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没必要教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都是有危险的,因为人对于陌生事物(人)的警惕是天生的,会天然的在不熟悉的事物(人)面前小心行事。相较于陌生人,更值得警惕的是熟人,有数据显示,80%的性侵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绝对不能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因为他是认识的,所以跟他接触是安全的。自我保护,应该从尊重孩子的身体感受开始。

合适的做法应该是:
①带孩子和别人见面时,先把其他人介绍给孩子认识,给他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和熟悉这些陌生人。
② 正常自然地进行大人间的交谈,不需要让孩子用身体接触来表达喜爱,感情到了孩子自然会想要抱抱了,他们都是多么地擅长表达感情啊。
③ 无论如何,孩子依然有一票否决权,“妈妈认识这个人”只是大人提供给孩子的信息,不能成为要求他们接受身体接触的理由。

3. 你感受到的危险和不安,是可以忽略的
孩子对于危险、对于不适,则敏锐的像一头小兽。保证自己处于绝对安全的境地是本能,你看哪个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不是先小心观察再采取行动呢?
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得知,当孩子面对一个高大魁梧的陌生人张开双臂求抱索吻时,心里是何等茫然或恐惧或一地鸡皮疙瘩,但孩子总会以某些方式表达出来,拒绝、挣扎、哭闹、面无表情、掉头就跑……如果这时我们再强迫,就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你的那些感受不算什么!

合适的做法应该是:
① 当孩子表达出感受之后,停下任何身体接触,明确询问孩子的感受,确认感受后让孩子决定是否拥抱或亲吻。
② 也许社交场合中没有这么便利,孩子拒绝的一瞬间,大多数情况下或许难以进行这样理想化的对话。那么考验父母的时候到了,根据对孩子平时性格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大人应该都能判断出孩子是否感到不安和恐惧,那么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选择。回家之后再找合适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回顾当时的情况,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4. 你需要用身体接触取悦别人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委屈:我只不过想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老人就是喜欢小孩子,抱一抱亲一亲能乐呵好久,难道让孩子稍微委屈一点也会这么严重吗?
所有人社交的初衷都是为了高兴,带孩子参加聚会确实能很好地活跃气氛。但是,如果认为只有抱一抱亲一亲才是孩子建立与他人联结的方式,那就过于狭隘了。
一味强调甚至强迫孩子,见面要挥手、要拥抱、甚至要亲吻,反倒是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社交方式,也让大人的行为在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你不抱抱亲亲的话,别人就不喜欢你了。

合适的做法应该是:
① 如果孩子对常规的问候方式有抵触,停止强迫他的行为。用这样的举动告诉孩子:你无需强迫自己取悦别人。
② 在合适的时候,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别人社交:击掌、碰脑门儿、鼓掌、微笑、敬礼……无穷无尽,只看孩子愿意对眼前的人做出什么样的示好方式。这样非但不会伤害大人间的感情,也许反而会让朋友亲戚和孩子建立独特的连接,也许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问候方式。

想要让孩子学会建立一种“我的身体属于我的”态度,请再次认识强迫孩子拥抱亲吻的危害。因为一挣扎一强迫之间,有如蝼蚁之穴,一点点侵害掉孩子关于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认知。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提供一种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思路:在生活细节中重视孩子对于安全的感受,尊重他们说“不”的权利,支持他们拒绝以爱之名的侵权行为,唯有如此,面对不可预期的危险,孩子们才更有可能以自尊自信的态度去应对。

免费赚美元 发表于 2017-3-25 19:38:54

我们家是这样的,家规里有一条,和你表述差不多:我的身体我自己决定。
最简单但重要的就是大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孩子两岁多断奶,但还是会恋奶,手有时候会往衣服里伸,这时候我会坚决制止,告诉她:我的身体我自己决定。你这样伸,妈妈不舒服,不喜欢。同样,也告诉她小背心和小裤衩覆盖的范围,不能让妈妈以外的人触碰,包括爸爸姥爷都不行,如果有人摸了,要说不行,并且告诉妈妈。如果是医生检查,妈妈会陪伴在旁边。(经提醒,补充一下答案,妈妈也只在洗澡或帮助清洁的时候会碰到)
同时也询问过孩子还有哪些地方不想让人碰的,孩子说不喜欢别人捏脸,也告诉她,那如果有人捏她脸,她有权利说不。任何接触,只要她觉得不舒服,都有权利说不。她的身体她自己决定。
暂时就想到这些。

迷途的羔羊 发表于 2017-3-25 19:28:09

首先,你的身体属于你自己本身就是水月镜花的伪命题。大家都知道身不由己和逢场作戏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为什么到小孩就刻意给他们灌输谎言呢?
对于我来说,给孩子讲授方法论比谎言要好得多,这件事就是简单的几个原则,有叔叔阿姨摸你屁股要报告爹妈和警察,不能听陌生人的话跟他们走,没有方法保护自己,空谈身体是自己的,岂不可笑。

13750237171 发表于 2017-3-25 19:18:40

自家孩子刚好3周岁,平常最喜欢我们叫他宝贝
作为大人接触了一些性教育方面的,会给小孩说,你的屁股也是你的宝贝,你的胸部也是你的宝贝,你的身体这里那里都是你的宝贝,,不要随便给别人看,因为都是你的宝贝 O(∩_∩。。宝贝是要好好对待的,,,不知道这么给她讲,会不会让她以后不近人情了。。。。因为全身都是宝贝,不给碰

R0sЁ—姊 发表于 2017-3-25 19:08:35

女儿回来说幼儿园里一个小女孩老亲她,我说你可以告诉她你不会喜欢这样,让她不要亲,女儿说“可是我很喜欢啊”

premier 发表于 2017-3-25 18:58:20

单纯地树立【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的态度,是危险的。这不就是性自由运动的极端口号吗——
认为身体和性都是个人财产,自己可决定如何处置、使用。受不少高知吹嘘的性自由运动又得到了什么?
事实上,性自由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数据表明西方社会离婚率猛增,许多家庭解体,大量儿童失去双亲的爱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职能因此严重削弱,青少年性犯罪率激增,未婚生育的母亲和孩子增多,同时还造成了性病和艾滋病的肆虐。
60-80年代是西方性自由的盛行期。其结果是,美国青年16岁时已有2/3的人有过性交经历;每天有2000名少女怀孕,其中一半做了人工流产,另一半则把孩子生下来;今天美国人的婚姻有一半以离异告终;1/3的孩子是未婚母亲所生;25%的孩子在单亲家庭中生活;在美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20%是青少年。由此可见,美国性自由给青少年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由于性自由导致的性交已经在西方造成明显的恶果,欧美各国社会重建性道德的呼声日益高涨。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是不是也有权利支配于性?别闹,这是个很谨慎的事情。你可以告诉他,身体是你宝贵的财富,你的宝藏!你有权利对任何人说不!
你不喜欢被摸脸,那就说不!我不喜欢!
你不喜欢被亲吻,那就说不!我不喜欢!
你要学会拒绝!

这是你的宝藏,你要学会保管它。
小背心和短裤覆盖的部位,除了妈妈以外谁都不能碰!爸爸、爷爷、姥爷都不行!医生检查妈妈要在旁边!

这是你的宝藏,你要学会爱惜它。
宝藏是不能分享的,这只是属于你的宝藏,在别人眼里或许很廉价。只有真心爱你的人,才会和你一起守护着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培养孩子建立「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的态度?